当前位置:自然学 - 动物

地老虎的简介,属于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

能千
能千

地老虎又叫做土蚕、地蚕,为昆虫纲、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,为害各类农作物,代表物种有小地老虎、黄地老虎、大地老虎、白边地老虎等。

地老虎体表粗糙,密布大小颗粒,体色为黄褐色至黑褐色,腹部1-8节,背面各有4个毛片,腹末臀板黄褐色,具两条深褐色纵纹。

地老虎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,尤以沿海、沿湖、沿河及地势低洼、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较常见,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。

地老虎的简介,属于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

一、地老虎的简介

1、物种论述

(1)地老虎是各类农作物苗期重要的地下害虫,别称切根虫、土蚕、地蚕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、节肢动物门、昆虫纲、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。

(2)我国记载的有170余种,为害农作物的约有20余种,代表物种有小地老虎、黄地老虎、大地老虎、白边地老虎、警纹地老虎等。

2、形态特征

(1)地老虎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同,例如小地老虎体长37~47毫米,头宽3.0~3.5毫米。

(2)体表粗糙,密布大小颗粒,黄褐色至黑褐色;头部后唇基等边三角形,颅中沟很短,额区直达颅顶,顶呈单峰。

(3)腹部1~8节,背面各有4个毛片,后2个比前2个大一倍以上;腹末臀板黄褐色,有两条深褐色纵纹。

地老虎的简介,属于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

3、分布范围

(1)地老虎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,尤以沿海、沿湖、沿河及地势低洼、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最常见,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。

(2)东北1~2代,广西5~6代,在广东、广西、云南全年繁殖为害,在长江流域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,在北纬33°以北不能越冬。

4、生活习性

(1)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,主要为害各类农作物,例如豆科、十字花科、茄科、百合科、葫芦科、伞形科及花生、烟草、芝麻、芦笋等上百种农作物,以春、秋2季发生较严重。

(2)其中低龄幼虫为害植物的子叶、嫩叶等地上部,造成孔洞或缺刻,中老龄幼虫为害植物近土面的嫩茎,造成缺苗断垄,甚至毁苗重播。

地老虎的简介,属于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

二、地老虎的发生条件

1、小地老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14~26℃,相对湿度为80%~90%,土壤含水量为15~20%,当气温在27℃以上时发生量即开始下降,在30℃且湿度为100%时,1~3 龄幼虫常大批死亡。

2、如果当年8~10月份降雨量在250mm以上,次年3~4月份降雨在150mm以下,会使小地老虎大发生,而秋季雨少春季雨多则不利于其发生。

地老虎的简介,属于鳞翅目、夜蛾科昆虫的幼虫

3、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。因此,凡是沿河、沿湖、水库边、灌溉地、地势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、耕作粗放、杂草丛生的田块虫口密度大。

4、春季田间凡有蜜源植物的地区发生亦重,凡是土质疏松、团粒结构好、保水性强的壤土、粘壤土、沙壤土更适宜于发生,尤其是上年被水淹过的地方发生量大,为害更严重。

声明: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自然学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自然学网立场,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
地老虎